首页名医简介团队成员学术思想临床医案弟子传承图文资料
您当前的位置 : 医疗管理 >> 全国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>> 临床医案 >> 教学医案
贾建伟运用茵陈术附汤合保和丸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验案1则
2023-08-02 10:16

  医案内容:

  陈某,男,35岁,天津人。

  主诉:乏力、纳差、尿黄5周。

  初诊(2022年10月10日):患者因乏力、纳差、尿黄5周前入院。予以西医常规保肝、促进肝细胞再生、退黄及支持治疗,患者黄疸仍持续加深,总胆红素从352umol/L上升至450.2umol/L。中医诊断:急黄,证候类型:寒湿困阻。西医诊断:1、病毒性肝炎(乙)型慢性;2、慢加急性肝衰竭。

  现症见:床前看病人,诉乏力、纳差,偶有皮肤瘙痒,大便溏泄,1日3~4次。查体: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,无出血点,舌淡红,苔白厚腻,脉弦滑。辨证分析,病因为寒湿困脾,病机为湿邪困阻中焦,脾胃升降失常,故纳差,肝失疏泄,胆汁外溢,故发黄疸;湿困脾土,升降失职,清浊不分而溏泄。治宜温阳化湿、健脾和胃,顾护中气,方拟茵陈术附汤合保和丸方加减。

  处方:

  茵陈90g(先煎),炒白术30g,制附子15g(先煎),熟军20g,枳壳20g,清半夏15g,生山药15g,茯苓20g,莱菔子 20g,炒麦芽30g,焦神曲15g,鸡内金15g。

  7剂,日一剂,水煎服,150ml。

  二诊(10月17日):服上方后,皮肤瘙痒改善不明显,大便日行2次,为稀软便,食欲转佳,进食量有增,仍乏力明显。查体:皮肤巩膜重度黄染,舌淡暗,苔白厚,脉弦滑,总胆红素436umol/L。《景岳全书》“阴黄证,则全非湿热,而总由气血之败”,久病耗伤气血,故治疗上在原方的基础上,加黄芪、当归、泽兰补血活血。

  处方:

  茵陈90g(先煎),炒白术30g,制附子15g(先煎),熟军20g,枳壳20g,清半夏15g,生山药15g,茯苓30g,莱菔子 20g,炒麦芽30g,焦神曲15g,鸡内金15g,生黄芪30g ,当归10g,泽兰15g。

  14剂,日一剂,水煎服,150ml。

  嘱其饮食少食多餐,注意休息。

  三诊(10月31日):服用上方后看病人,食欲佳,大便成形,1日2次,体力渐增,皮肤黄染渐退。查体:皮肤巩膜重度黄染,舌质淡红,苔白,脉弦,总胆红素324umol/L。脾胃健,正气复,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”,不忘祛邪,故治疗上原方去山药,加用金钱草、杏仁、白蔻仁加强祛湿退黄之功。

  处方:

  茵陈90g(先煎),炒白术30g,制附子15g(先煎),熟军20g,枳壳15g,清半夏15g,茯苓30g,莱菔子 20g,炒麦芽30g,焦神曲15g,鸡内金15g,生黄芪30g,,当归10g,金钱草30g ,海金沙 15g。

  14剂,日一剂,水煎服,150ml。

  四诊(11月14日):患者食欲及进食量恢复如常,体力恢复,皮肤黄染继续减退,大便成形,1日1~2次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。总胆红素242umol/L。效不更方。

  按:

  慢加急性肝衰竭系重症肝炎,病情危重,进展迅速,类似中医“急黄”、“瘟黄”,而不同于常见的急性肝炎。初诊时,患者寒湿邪困阻中焦,肝失疏泄,胆汁外溢,故发黄疸,湿困中焦,脾胃升降失和,故纳差、溏泄,以茵陈术附汤合保和丸拟方,方中茵陈、熟大黄利湿退黄,制附子、白术、温中化湿,健脾温阳;以保和丸顾护脾胃,是谓“见肝之病,当先实脾”;方中重用炒谷麦芽、焦神曲焦苦之品,以健胃助脾,不碍肝之疏泄,正是遵循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夫肝之病,补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药调之”的治则。另外选用熟大黄是因为脾被寒湿所困,避免生用大黄苦寒伤中。二诊,加黄芪、当归、泽兰三味药。黄芪、当归补气养血,泽兰横行肝脾之间,附子温养百脉,共达阳气足、阴血充、补而不滞之功。三诊时加用金钱草、杏仁、白蔻仁加强祛湿退黄之功。

  批语:

  临床所见往往虚实错杂,治疗不能尽依“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”,而俱治以清热利湿退黄,应立足于辨别阴阳虚实,顾护中气,攻补兼施。初诊时以茵陈术附汤合保和丸拟方,二诊,《景岳全书》“阴黄证,则全非湿热,而总由气血之败”,故加强调和气血,在温阳化湿、健脾和胃的基础上,加用黄芪、当归、泽兰三味药。三诊时患者正气盛,邪气自衰,乘胜追击,加大利湿退黄之力,扶正祛邪共进。